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后疫情时代,智慧抗疫市场发展遇冷?

2023-03-03 10:003130

图源:pixabay

自去年年底以来,新冠疫情几乎席卷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Delta变种病毒高传染性的扩散影响,当下,马来西亚、以色列、日本等国家的疫情形势依旧严峻。近日,国内广州、中山,扬州等地出现的少数病例仍然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

疫情尚未结束,医疗市场发展正被推向风口,同时也推动我国医疗领域的应急变革。抗疫期间,智能化抗疫产品大显身手。

疫情最早期,除了口罩一夜被抢占一空外,相关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红外测温仪等也供不应求。

大量厂家争相推出相关的医疗设备和解决方案,欲在智慧医疗板块分一杯羹,抢占市场,由此也给企业带来高额营收。其中,迈瑞医疗集团生产的呼吸机和监护仪等器材广受追捧,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李西廷以230亿美元的财富,首次登顶新加坡首富。网友称,卖呼吸机的挤掉了做火锅的,荣获“呼吸机一哥”称号。由此看来,疫情期间,医疗设备的发展的确给企业带来一波红利。

当下疫情逐渐平缓,市场也逐渐恢复理性,此前的智慧医疗热潮是否即将进入冷场期?答案是,非然。在后疫情时代,智慧医疗还将迎来长远发展机遇。

一、设备多样化走热市场

① 热成像设备

基于红外辐射转变为热图像原理,不同颜色的热图像的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红外体温检测仪可避免人员直接接触,减少疫情传播的可能性,提高公共场所高温人群检测速度和人员通行效率。

伴随着疫情后复工潮的来临,无论是高速ETC通道的自动检测口,还是机场、火车站、地铁、社区等场景,红外体温检测仪作为入口的防线之一,使用尤为普遍。红外体温检测仪一时间成为紧俏产品。

为应对非接触测温需求,AI、安防企业结合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技术带来了热成像摄像机等智能测温产品和防疫解决方案。在实现非接触筛查的同时,还能实现对高温、未戴口罩异常事件的人员识别和告警。目前在酒店,地铁,学校等出入口控制上,热成像智能设备随处可见。

② 智能门磁

在疫情管控期间,海康威视、宇视科技等企业推出了用于隔离管理的智能门磁。通过智能门磁进行管控,代替传统封条,贴在隔离房间门上,打造传统管理和智能管控的“双保险”,实现实时发出告警通知,避免隔离人员“超范围”活动。此外,智能门磁还能重复使用,节约集中隔离成本,同时,提高一线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助力抗疫工作,广泛运用于酒店等集中隔离场所。

③ 消毒机器人

在病毒消杀环节,智能消毒机器人成了好帮手,穿梭在各大医院、地铁等公共场所。通过顶部的“干雾消毒”喷头,将消毒液雾化,以自动喷洒消毒区域的方式,智能消毒机器人可实现对环境空气的有效杀菌浄化和区域内的消毒。同时,通过激光雷达、识别技术的加持,能灵巧躲避行人和障碍物,记忆医院的位置分布,无需人工值守。通过对实现消毒工作全程智能操作,人机分离,避免交叉感染。

二、疫情期间,智慧抗疫应用场景遍地开花

① 精准发热筛选,隔绝病毒第一步

楼宇启用红外测温仪 助力企业复工:今年2月,在复城国际广场T1写字楼门口,新安装的红外热成像仪让前来上班的企业员工眼前一亮。随着复工大潮来临,员工流动性高,传统手持测温仪测温效率不高,T1写字楼的高科技红外热成像仪提高了物业测温效率,更好避免、减少因办公人员近距离测温接触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红外测温仪成公共场所标配:在广州的大型商圈——天河城,8台智能测温仪每日测温服务超过10万人次;在荔湾区多个批发市场入口,来往的客商出示穗康码后,不知不觉中智能测温仪已为其量了体温;在海珠区石溪村、瑞宝村,4台自动测温仪自投入使用以来共监测人员体温超50万人次......

② 环境消杀,机器人大显身手

车站:8月17日,广州南站引来两位抗疫小能手——消毒机器人。通过使用消毒机器人,减少接触式消毒,消杀率可达99.99%:在1000立方米的空间内,仅需15分钟便可完成消毒。同时,机器人消毒可自动启动消杀,无需人工值守、360°消毒不留死角。消杀结束后,消毒机器人还可以自动生成消杀日志,自主回桩充电,全程智能操作,无需担心交叉感染。

医院:在河南的灾后重建和新冠疫情防控的双重考验之下,消毒机器人发挥了重要作用。7月29日,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引进智能消毒机器人。院方表示,消毒机器人可24小时不间断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避免了部分工作人员因主观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引发的职业危害,工作流程更规范,消毒更安全。患者就诊看到认真工作的智能消毒机器人内心就踏实了许多。

政务中心:近期,在南京雨花台区政务服务中心,全自动智能消毒机器人也正式上线。雨花台区政务服务中心表示,消毒机器人不仅提升政务大厅消杀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中心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的感染风险。通过引进智能消杀系统,保障政务大厅安全高效对外服务,切实维护办事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疫情防控提供支撑。

③ 医疗废物处理,解决后顾之忧

随着新冠疫情爆发,在防控、救治工作的不断推进后,医疗废物如何规范处理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新冠病毒具有高传播性,若医疗废物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医疗废物便可通过空气、接触进行传播,因此医疗废物管理也是防疫工作的重点之一。

从源头控制病毒传播的所有渠道,才能彻底控制住疫情。疫情期间,通过智能化的管控,来“打破“信息孤岛” ,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手段的监管平台,也受到各地的热捧。

深圳某主治疫情医院、上海复医天健医疗服务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开尔瑞推出的医疗废物云转运车,减少医疗废物暴露和人接触的机会,以此避免疫情通过医废传播。基于可监控、可预警、可追溯、可共享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医疗废物处理实现全过程监管,形成闭环式监管系统。

三、AI、5G技术加持,智慧抗疫前景广阔

自新冠疫情以来,越来越多的AI、安防企业入局抗疫市场,抗疫设备也由原先的基础测温产品逐步向更高级、智能化发展,应用场景也不断拓宽。 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曾表示,智慧抗疫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基本上智慧医疗已经运用于疫情有关的各个方面,利用这次智慧抗疫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同样可用于非新冠的其他传染性疾病。

据《2020智慧医疗发展研究报告》中预计,2021年我国智慧医疗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59亿元。疫情爆发倒逼医疗体制改革,智慧抗疫技术也将进一步发展。随着5G、AI、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利用5G、AI等技术实现智慧抗疫的市场依旧广阔。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